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

来源:网络推荐 时间:2018-02-14 00:20

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

  资料归纳一:

  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

  语出——曹操·《述志令》

  要实实在在的那个东西,不图虚的东西。比如说,当初袁绍和曹操争大将军的那个头衔,曹操就很大度的让给了袁绍,一则正因当时袁绍的实力比曹操强大的多,二则也是正因曹操懂得“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”的道理,当时连皇帝都是窝囊废一个,何况一个大将军乎!因此曹操并不在乎这些面子上的东西。再比如。曹操不肯称帝,一则正因各方面的压力。二则也是正因他懂得这个道理,既然我曹操已经有了皇帝的实权,那么还要那个惹事生非的头衔做什么?![由整理]

  正所谓:大智若愚,大巧不工;趋吉避凶,厚积薄发;深藏不露,不图虚名!

  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

  《述志令》

  简介:这篇文章又名《让县自明本志令》,是反映曹操思想和经历的一篇带有自传性质的重要文章。写于210年(建安十五年),曹操五十六岁的时候。当时,他完成统一北方大业后,政权逐渐巩固,继而想统一全国;但是孙权、刘备两大军事势力仍然是他的巨大威胁。他们除在军事上联盟抗曹外,在政治上则抨击曹操“托名汉相,实为汉贼”,“欲废汉自立”(《三国志·吴书·周瑜传》)。在这种政治形势下,曹操发布了这篇令文,借退还皇帝加封三县之名,证明他的本志,反击了朝野谤议。

  原文:

  孤始举孝廉,年少,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,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,欲为一郡守,好作政教,以建立名誉,使世士明知之;故在济南,始除残去秽,平心选举,违迕诸常侍。以为强豪所忿,恐致家祸,故以病还。

  去官之后,年纪尚少,顾视同岁中,年有五十,未名为老。内自图之,从此却去二十年,待天下清,乃与同岁中始举者等耳。故以四时归乡里,于谯东五十里筑精舍,欲秋夏读书,冬春射猎,求底下之地,欲以泥水自蔽,绝宾客往来之望。然不能得如意。

  后征为都尉,迁典军校尉,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,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,然后题墓道言“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”,此其志也。而遭值董卓之难,兴举义兵。是时合兵能多得耳,然常自损,不欲多之;因此然者,多兵意盛,与强敌争,倘更为祸始。故汴水之战数千,后还到扬州更募,亦复但是三千人,此其本志有限也。

  后领兖州,破降黄巾三十万众。又袁术僭号于九江,下皆称臣,名门曰建号门,衣被皆为天子之制,两妇预争为皇后。志计已定,人有劝术使遂即帝位,露布天下,答言“曹公尚在,未可也”。后孤讨禽其四将,获其人众,遂使术穷亡解沮,发病而死。及至袁绍据河北,兵势强盛,孤自度势,实不敌之;但计投死为国,以义灭身,足垂于后。幸而破绍,枭其二子。又刘表自以为宗室,包藏奸心,乍前乍却,以观世事,据有当州,孤复定之,遂平天下。身为宰相,人臣之贵已极,意望已过矣。

  今孤言此,若为自大,欲人言尽,故无讳耳。设使国家无有孤,不知当几人称帝,几人称王!或者人见孤强盛,又性不信天命之事,恐私心相评,言有不逊之志,妄相忖度,每用耿耿。齐桓、晋文因此垂称至今日者,以其兵势广大,犹能奉事周室也。《论语》云:“三分天下有其二,以服事殷,周之德可谓至德矣。”夫能以大事小也。昔乐毅走赵,赵王欲与之图燕。乐毅伏而垂泣,对曰:“臣事昭王,犹事大王;臣若获戾,放在他国,没世然后已,不忍谋赵之徒隶,况燕后嗣乎!”胡亥之杀蒙恬也,恬曰:“自吾先人及至子孙,积信于秦三世矣;今臣将兵三十余万,其势足以背叛,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,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。”孤每读此二人书,未尝不怆然流涕也。孤祖、父以至孤身,皆当亲重之任,可谓见信者矣,以及子桓兄弟,过于三世矣。

  孤非徒对诸君说此也,常以语妻妾,皆令深知此意。孤谓之言:“顾我万年之后,汝曹皆当出嫁,欲令传道我心,使他人皆知之。”孤此言皆肝鬲之要也。因此勤勤恳恳叙心腹者,见周公有《金縢》之书以自明,恐人不信之故。然欲孤便尔委捐所典兵众,以还执事,归就武平侯国,实不可也。何者?诚恐己离兵为人所祸也。既为子孙计,又己败则国家倾危,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,此所不得为也。前,朝恩封三子为侯,固辞不受,今更欲受之,非欲复以为荣,欲以为外援,为万安计。

  孤闻介推之避晋封,申胥之逃楚赏,未尝不舍书而叹,有以自省也。奉国威灵,仗钺征伐,推弱以克强,处小而禽大。意之所图,动无违事,心之所虑,何向不济,遂荡平天下,不辱主命。可谓天助汉室,非人力也。然封兼四县,食户三万,何德堪之!江湖未静,不可让位;至於邑土,可得而辞。今上还阳夏、柘、苦三县户二万,但食武平万户,且以分损谤议,少减孤之责也。

  作品译文1

  我被举为孝廉时,年纪很轻,自以为不是那种隐居深山而有名望的人士,恐怕被天下人看作是平庸无能之辈,因此想当一个郡的太守,把政治和教化搞好,来建立自己的名誉,让世上的人都清楚地了解我。因此我在济南任国相时,开始革除弊政,公正地选拔、推荐官吏,这就触犯了那些朝廷的权贵。因而被豪强权贵所恨,我恐怕给家族招来灾祸,因此托病还乡了。

  辞官之后,年纪还轻,回头看看与我同年被荐举的人当中,有的年纪已五十多岁了,还没有被人称作年老。自己内心盘算,从此刻起,往后再过二十年,等到天下安定太平了,我才跟同岁中那些刚被举为孝廉的人相等罢了。因此回到家乡,整年不出,在谯县东面五十里的地方建了一栋精致的书房,打算在秋夏读书,冬春打猎,只期望得到一点瘠薄的土地,想老于荒野、不被人知,断绝和宾客交往的念头。但是这个愿望没有能实现。

  之后我被征召做了都尉,又调任典军校尉,心里就又想为国家讨贼立功了。期望得到封侯,当个征西将军,死后在墓碑上题字说:“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”。这就是我当时的志向。然而遇上董卓犯上叛乱,各地纷纷起兵讨伐。这时我完全能够招集更多的兵马,然而我却常常裁减,不愿扩充;因此这样做,是正因兵多了意气骄盛,要与强敌抗争,就可能重新引起祸端。因此汴水之战时,我部下只有几千人,后到扬州再去招募,也仍但是三千人,这是正因我本来的志向就很有限。

  之后我担任兖州刺史,击败了黄巾农民军,收编了三十多万人。再有袁术在九江盗用皇帝称号,部下都向他称臣,改称城门为建号门。衣冠服饰都按照皇帝的制度,两个老婆预先抢着当皇后。计划已定,有人劝说袁术立即登基,向天下人公开宣布。袁术回答说:“曹公尚在,还不能这样做。”此后我出兵讨伐,擒拿了他的四员大将,抓获了超多部属,致使袁术势穷力尽,瓦解崩溃,最后得病而死。待到袁绍占据黄河以北,兵势强盛,我估计自己的力量,实在不能和他匹敌;但想到我这是为国献身,为正义而牺牲,这样也足以留名后世。幸而打败了袁绍,还斩了他的两个儿子。还有刘表自以为是皇室的同族,包藏奸心,忽进忽退,观察形势,占据荆州,我又平息了他,才使天下太平。自己当上了宰相,作为一个臣子已经显贵到极点,已经超过我原来的愿望了。

  这天我说这些,好像很自大,实是想消除人们的非议,因此才无所隐讳罢了。假使国家没有我,还不知道会有多少人称帝,多少人称霸呢!可能有的人看到我的势力强大,又生性不坚信天命之事,恐怕会私下议论,说我有夺取帝位的野心,这种胡乱猜测,常使我心中不得安宁。齐桓公、晋文公因此名声被传颂至今日的原因,是正因他们的兵势强大,仍能够尊重周朝天子啊。《论语》说:“周文王虽已取得了三分之二的天下,但仍能尊奉殷王朝,他的道德可说是最崇高的了。”正因他能以强大的诸侯来侍奉弱小的天子啊。从前燕国的乐毅投奔赵国,赵王想与他图谋攻打燕国。乐毅跪伏在地上哭泣,回答说:“我侍奉燕昭王,就像侍奉大王您,我如果获罪,被放逐到别国,直到死了为止,也不会忍心谋害赵国的普通百姓,何况是燕国的后代呢?”秦二世胡亥要杀蒙恬的时候,蒙恬说:“从我的祖父、父亲到我,长期受到秦国的信用,已经三代了。此刻我领兵三十多万,按势力足够能够背叛朝庭,但是我自知就是死也要恪守君臣之义,不敢辱没先辈的教诲,而忘记先王的恩德。”我每次阅读有关这两个人的书,没有不感动得悲伤流泪的。从我的祖父、父亲直到我,都是担任皇帝的亲信和重臣,能够说是被信任的,到了曹丕兄弟,已经超过三代了。

  我不仅仅是对诸位来诉说这些,还常常将这些告诉妻妾,让他们都深知我的心意。我告诉他们说:“待到我死去之后,你们都应当改嫁,期望要传述我的心愿,使人们都知道。”我这些话都是出自肺腑的至要之言。我因此这样勤勤恳恳地叙说这些心腹话,是看到周公有《金縢》之书能够证明自己的心迹,恐怕别人不坚信的缘故。但要我就此放下所统率的军队,把军权交还朝庭,回到武平侯的封地去,这实在是不行的啊。为什么呢?实在是怕放下了兵权会遭到别人的谋害。这既是为子孙打算,也是思考到自己垮台,国家将有颠覆的危险。因此不能贪图虚名而使自己遭受实际的祸害。这是不能干的啊。先前,朝庭恩封我的三个儿子为侯,我坚决推辞不理解,此刻我改变主意打算理解它。这不是想再以此为荣,而是想以他们作为外援,从确保朝廷和自己的绝对安全着想。

  每当我读到介子推逃避晋文公的封爵,申包胥逃避楚昭王的赏赐,没有不是放下书本而感叹,以此用来反省自己的。我仰仗着国家的威望,代表天子出征,以弱胜强,以小胜大。想要办到的事,做起来无不如意,心里有所思考的事,实行时无不成功。就这样扫平了天下,没有辜负君主的使命。这可说是上天在扶助汉家皇室,不是人力所能企及的啊。然而我的封地占有四个县,享受三万户的赋税,我有什么功德配得上它呢!此刻天下还未安定,我不能让位。至于封地,能够辞退一些。此刻我把阳夏、柘、苦三县的二万户赋税交还给朝庭,只享受武平县的一万户。姑且以此来平息诽谤和议论,稍稍减少别人对我的指责吧!

  作品译文2

  出自曹操的《十二月己亥令》又名“让县自明本志令”。

  建安十八(公元213年5月曹操已被封为魏公。),《三国志·武帝纪》裴松之注《魏武故事》,曹操以“令”的形式颁布了著名的“让县自明本志令”。所谓让县,即将所受封的四县交还三县,这三县是阳夏(河南省太康县)、柘(河南省柘城县)、苦(河南省鹿邑县)三县。自明本志,即是把原来的志向坦率地说出来。《让县自明本自令》是史家研究曹操思想很重要的历史资料。那里,就《资治通鉴·六十六卷·东汉年》上摘录的“令”给大家作一个说:

  “我最初被保荐当'孝廉’(时二十岁),自己知道不是身藏深山的知名之士,恐怕世人把我当成凡夫俗子。为了推广教化,争取名声荣誉,因此在济南国(首府东平陵[山东省章丘市])时,铲除贪官,消灭污秽(曹操当济南国相,所属十余县,县长等官员多阿附权贵,贪赃枉法,曹操奏报朝廷,有八人免职,境内肃然),公平正直的选拔人才,因此受到豪门强族的愤恨,深恐招来杀身毁家之祸,因此声称有病,辞职回乡。那时年纪还轻,就在谯县(曹操故乡,安徽省亳州市)东五十里,兴筑书房别墅,打算秋夏两季读书,冬春两季打猎,预期二十年,等到天下太平,再出来做官。

  然而,却不能如愿以偿,又受到朝廷征召,(于188年)担任典军指挥官(典军校尉),一心一意为国家讨伐盗贼(黄巾军),建立功勋,只盼望死后墓碑上,题字:'汉王朝故征西将军曹操之墓’,生平大志,但是如此。想不到不久就发生董卓之难,我遂兴起义军。之后,兼任兖州(山东省西部)刺史,击破黄巾变民集团三十万人;之后讨伐袁术,逼使袁术穷途末路而亡;讨伐袁绍,砍下他两个儿子的首级;再平定刘表,全国统一。(208年曹操平定荆州时,益州服从朝廷,孙权在200年就表面上服从了朝廷,曹操上表朝廷奏请任命孙权为讨虏将军,兼任会稽太守。)

  我身为宰相,对一个做臣属的人来说,尊贵已到顶点,远超过昔日的愿望。假设国家没有我,不知道几人称帝,几人称王!也许有些人看见我的力量日渐强盛,而我素来又不坚信天命,因之随意猜测,认为我可能有篡夺(东汉)王朝政权之意;每一想到这些,耿耿于怀。因此,个性向各位说明本末,全是肺腑之言。然而,如果打算要求我放下军队,交还给有关机关,回到我的采邑武平侯国(河南省鹿邑县西北武平城村),则决不可能。为什么?诚恐一旦离开军队,就会被人谋害。一方面为子孙打算,一方面也思考到,我如果失败,国家会立刻陷于险境。因此,我决不会为了一个虚名,而去理解灾祸。

  但是,我的侯爵采邑面积有四县之多,民众有三万户,我岂有品德消受!社会仍然混乱,国家还没有统一,官位不可辞让;至于采邑封土,却能够拒绝。此刻,向朝廷缴回阳夏、柘县、苦县三县,以及二万户人家,只保留武平一万户人家。姑且减轻诽谤议论,减轻我承受的压力。”

  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

  曹操的《述志令》,感叹于曹公的坦率、真诚,为理想奋斗的决心和行动。

  魏武曹操是一个有理想而又自信的人。他有自己的志向和奋斗目标,开始“欲为一郡守,好作政教”,作为一“官二代”,虽然既“非岩穴知名之士”,又家族名声不佳;但是这个理想总的来说还是贴合魏武的实际。之后他做了典军校尉,恰逢国家有难,曹公知道乱世造英雄的道路,于是稍微提高了下理想,“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”,在家乡召集军队镇压黄巾。

  魏武曹操有理想,为理想奋斗;但是也是能够正确认清现实的。作济南相时,他打击豪强,却也知道不能和糜烂的时代硬碰硬。镇压黄巾和反对董太师的过程中虽然一向战斗在第一线,也懂得枪打出头鸟的无奈,一向留意翼翼,在群雄争霸的舞台上静悄悄的发展自己。

  机遇永远向着有准备的人,时代赋予了魏武恢复社会秩序的任务。他讨黄巾,灭袁氏公路本初兄弟,征刘景升,统一北部中国。“身为宰相,人臣贵以极,意望已过矣”。当年的志向早已超越,新的理想继续指引孟德前进的脚步。

  曹公对汉朝是忠诚的,他用齐桓晋文争霸仍奉周室,乐毅事赵不忍图燕,蒙恬蒙冤不愿反秦的故事来证明心志;一句“设使国家无有孤,不知当几人称帝,几人称王”,道出了强势而无篡汉之心的自己对汉室的不可缺少,没有虚言,明确而有力的回击所有指责自己“托名汉相,实为汉贼”的人们。虽然集团利益使得他不能够如伊尹霍光留名,但他确实一向维系汉室最后的统治。

  曹公是务实的,他虽然知道自己功成身退也许会得到千古美名,但也明白就国放权既无利于自己,更无助于国家。“是以不得务虚名而处实祸,此所不得为也”。他知道在乱世务必要用权势和军事来维护一切,名利固然重要,但继续自己的理想,保护每个关心自己的人更重要。

  曹公是坦率真诚的。“江湖未静,不可让位;至於邑土,可得而辞”。明确无误的告诉人们他不愿就国放权的原因,听起来真切而无可辩驳。有时候真话能够感动真正关心国家人民的人,很多人是会明白孟德的无奈而明白他的。

  一篇《述志令》,能够说是魏武曹操辉煌一生的真实写照和内心世界的完美展现。魏武风流,跃然纸上、动于眼前、记在心里。

  这道令在叙述了曹操从被举为“孝廉”开始的一系统思想活动和行为后着重指出:“如果国家没有我,不知会有几人称帝,几人称王”,史家公认曹操讲的这话与实情相合。令中又说:“也许有些人看见我的力量日渐强盛,而我素来又不坚信'天命’,因之随意猜测,认为我可能有代替东汉王朝政权之意;每想到这些,耿耿于怀。”曹操所讲的和所做的也完全一致,终身没有夺取东汉王朝帝位。令文中还讲到“然而,如果打算要求我放下军队,交还给有关机关,回到我的采邑武平侯国,则决不可能。为什么,诚恐一旦离开军队,就会被人谋害。一方面为子孙打算,一方面也思考到,我如果失败,国家会立即陷于险境。因此,我决不会为了一个虚名,而去理解灾祸。”这段话道出了朝廷中央政权已由曹操重新建立起来了的真实状况。汉朝军阀混战,天下大乱,各自为阵,就是正因189年董卓进京后皇纲失常造成的。此刻曹操这个经过20年战争所产生的新的中央政权的首脑一旦出了问题,他担心天下又将面临大乱的情形出现,于国于民于己都交权不得,也完全说的是实话。“我决不会为了一个虚名,而去理解灾祸”这一句很重要,说明了曹操此时的思想已经十分的成熟了。在“江湖未静”,即全国尚未统一的时候,在还权于献帝以表现出忠君的思考和

  这样做是否有益于国家大局的思考上,是把大局置于忠君之上的。还权的后果,历史上可能会有千古美誉,虽得到了一个“虚名”,可于国于民于己,都会立刻陷于险境。后面要讲到,189年董卓立9岁的刘协为帝后,至196年,献帝都控制在军阀手中当玩物的。196年曹操奉天子都许后,平定天下大乱的重担是扛在曹操肩上的。以曹操之潜质,尚未能完成天下统一的大业,还权于献帝,献帝能挑得起使得“江湖安静”的这副担子么?柏杨评论《让县自明本志令》说:“这项《自明本志令》,光明磊落,字字真挚。他坦率地承认:并不是从小就胸怀大志,而是时势推演,才把他推上高位。而既被推上高位之后,他就等于骑到猛虎背上,到死才能下来。他坦白地说明他应对的困局,这是专制政体特有的困局,任何人都无法突破,那就是他不能放下军权。”“大多数政治性文告,都是虚情假意,说些谎话、大话、空话。《自明本志令》之可贵,曹操之可爱,就在于有异于此。”

  资料归纳二:

  相关感悟:

  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

  影片《焦裕禄》中的吴书记一向不赞同焦裕禄“舍己为公”的做法,甚至几次提醒他要以“政治前途”为重,但焦裕禄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”的心丝毫没有动摇,这不禁不让我想起一句古话——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。

  风沙弥漫、雨水成灾的兰考,使得许多百姓不得不背井离乡去逃荒。困难当头,部分干部焦躁叹气,甚至也要逃离。大家看不到兰考的未来,对改变现实丧失信心……

  应对这样的状况,焦裕禄穿着补丁衣与群众走在一齐、干在一齐。治理风沙,他深一脚浅一脚地迎风前往;查看水灾,他踉踉跄跄地冒雨而行。当随行人员劝他回去时,他厉声说:“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!干部不领,水牛掉井!”

  当与吴书记谈话同样遭到“规劝”时,他淡淡一笑起身离开。之后他对自己“固执”的做法给了一句解释:“群众满意才是唯一的标准,我坚信历史会对每一个人作出公正的评价!”

  是啊,当干部的,目的就是为了让群众满意。如果他只是为了个人的政治前途,那么或许能够“受益”(在政治前途上)的仅是他书记一个。但,他不为虚名,更不想把灾祸遗留给子孙后代,他把生命陪上,情愿把自己置身灾难之中,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,没有书记的架子,有的是带领百姓脱贫的劲头。他以真抓实干的行动、求真务实的作风,影响着身边的干部,带动着周围的百姓,一齐与灾难抗衡。

  作为普通的检察干警,我们虽然没有官场上的什么“名”,但“检察官”这三个字就是沉甸甸的名号,法律是我们的信仰,公平是我们的追求。英国作家丁尼生曾说:“与其责骂罪恶不如伸张正义。”因此我们也不能徒有这个称谓,不能让遭受侵犯的百姓得不到保护,不能让行凶作恶之人得不到处罚,要设身处地去为群众着想,用好人民赋予的权力去惩治罪恶、营造安宁。

  被病痛折磨的焦裕禄,没有搞特殊化,穿的是粗布衣,住的是普通房,连孩子在学校都被嘲笑说县委书记的女儿竟还穿这么破的衣服。为了抵制“三害”,为了改变兰考的受灾面貌,他与老百姓肩并肩、心贴心,视人民群众为衣食父母,诚心诚意去做人民公仆。

  如今我们的生活、工作条件远比那时优越,我们更就应热爱自己的岗位,知难而上。以焦裕禄精神为镜,提高思想认识,做到“不图虚名而处实祸”,把改变后的作风与态度贯穿在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中,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,树立良好的检察形象。

特别声明:本平台所发布的部分公开信息来源于互联网,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,本平台所提供的信息,只供参考之用。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、有效性、及时性和完整性。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,谢谢合作!
继续阅读
热门新闻

联系我们

客户端下载 赞助、建议、留言客服: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最新推荐
分类信息发布网